一、電子所簡介
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是1956年根據國家十二年科學發(fā)展遠景規(guī)劃和發(fā)展“無線電電子學”等新技術的四大緊急措施而創(chuàng)建的我國第一個綜合型電子與信息科學技術研究所。
五十余年來,經過幾代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共獲得了400多項重大科研成果,其中有116項分獲國家及省、部級特等獎,一等獎和二等獎,發(fā)表、出版了大量研究論文和學術專著,為我國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
在五十余年的發(fā)展歷程中,電子所科技布局不斷凝練和優(yōu)化,以解決國家急需的電子學系統(tǒng)和電子學器件的重大關鍵技術和系統(tǒng)總體解決方法等問題作為首要使命,已確定高分辨率星載SAR、系統(tǒng)化空間行波管、地理空間信息技術和航空遙感系統(tǒng)四個重大突破,微波成像技術、微波電真空技術、電磁探測技術、傳感器與微系統(tǒng)技術、先進激光與探測技術和可編程芯片技術六個重點培育方向。
電子所是我國首批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目前有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兩個一級學科(含通信與信息系統(tǒng)、信號與信息處理、物理電子學、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生物電子學等六個二級學科)的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權。有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兩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博士后研究人員正逐漸成為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科研工作中一支不可缺少的生力軍。為進一步推動博士后事業(yè)的發(fā)展,竭誠歡迎海內外德才兼?zhèn)、有志從事科研工作的博士畢業(yè)生來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從事博士后研究。
二、博士后招收條件
1、國內外已取得博士學位,品學兼優(yōu),身體健康,年齡在40周歲以下。
2、為鼓勵人才交流,博采眾長,誠摯邀請985、211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博士畢業(yè)生進入中科院電子所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3、需全脫產在站工作,研究所不接收在職人員兼職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三、在站待遇
工資和福利待遇按照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可享受與我所在職職工同等的醫(yī)療保險和各類補貼待遇,并可租用博士后公寓或享受房租補貼。
四、招聘計劃
(見附件1)
五、招聘程序
1、自本通知發(fā)布之日起,符合條件的人員均可隨時申請進站。
2、應聘者須提供:《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博士后進站申請表》(見附件2)及其他能夠證明能力的相關材料,以電子郵件的方式發(fā)送至edu@mail.ie.ac.cn,也可直接與部門或合作導師聯(lián)系(郵件標題及博士后申請表名稱請注明“研究室+姓名+博士后申請表”;其他證明材料,請打包壓縮,文件名稱請注明“研究室+姓名+博士后證明材料”)。
3、初審合格者通知本人參加面試,面試時間和地點另行通知,初審不合格者不予通知。
六、聯(lián)系方式
聯(lián)系人:張永合、王永
聯(lián)系電話:010-58887025、58887024
聯(lián)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北四環(huán)西路19號中科院電子所科教融合管理辦公室
郵政編碼:100190 E-mail: edu@mail.ie.ac.cn
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博士后崗位需求統(tǒng)計表 | |||||||||
序號 | 部門 | 崗位名稱 | 所屬一級學科 | 合作導師 | 詳細崗位職責 | 推薦院校 | 目標專業(yè) | 理論知識及專業(yè)技能 | 備注 |
1 | 二室 | 地理空間大數據分析與應用 | 信息與通信工程 | 王宏琦 |
1、 結合機器學習、數據挖掘等前沿理論,開展地理空間大數據分析方法體系研究 2、 開展海量異構數據挖掘、多源信息關聯(lián)融合等關鍵技術攻關與應用研究 |
211、985學校,及中科院相關所 | 計算機、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tǒng)、光學、信號處理 |
1、 熟悉地理空間、賽博空間信息領域的基礎理論知識 2、 從事和開展過數據挖掘、信息融合等相關工作 3、 具備圖像處理、信號處理、文本處理相關專業(yè)知識 4、 熟練掌握至少一門計算機編程語言(C、C++、C#、Java等) 5、 具備較好的英語讀寫能力 |
|
2 | 六室 | 雷達系統(tǒng) | 信息與通信系統(tǒng) | 趙鳳軍 | 1、高分辨率雷達系統(tǒng)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南京理工大學 | 雷達技術 | 雷達系統(tǒng)技術、RF電路 | |
3 | 六室 | 雷達信號處理 | 信息與通信系統(tǒng) | 鄧云凱 |
1、高分辨率雷達信號處理 2、陣列雷達信號處理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南京理工大學 | 雷達系統(tǒng) | 雷達信號處理基礎、扎實的編程功底 | |
4 | 六室 | 雷達信號處理 | 信息與通信系統(tǒng) | 王宇 | 高分辨率雷達信號處理、陣列雷達信號處理、雷達信號并行處理 | 北京理工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南京理工大學 | 雷達信號處理 | 雷達信號處理基礎、扎實的編程功底、對電路有一定的基礎 | |
5 | 六室 | 雷達信號處理 | 信息與通信系統(tǒng) | 禹衛(wèi)東 | 高分辨率雷達信號處理、陣列雷達信號處理、雷達信號并行處理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雷達技術、信號處理 | 雷達信號處理基礎、扎實的編程功底、對電路有一定的基礎 | |
6 | 九室 | MEMS傳感器的專用集成電路(ASIC)研究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劉昶,蔡浩原 |
1、 根據項目要求,研究低功耗、微尺寸的微量電壓、電容ASIC 2、研究MEMS傳感器與ASIC疊層封裝工藝 3、 申請國家研究課題 4、 發(fā)表高水平論文 |
1、985或211 2、國科大 3、海外高;蜓芯克 |
1、 電子工程 2、 微電子 |
1、 良好的相關科研背景(優(yōu)秀的科研經歷、較強的動手能力、高質量的學術論文、以及相關專利及獲獎); 2、 具有較強的英語閱讀和寫作能力; 3、 具有較強的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精神; 4、 具有扎實的系統(tǒng)分析能力、系統(tǒng)設計能力以及良好的溝通能力; |
|
7 | 九室 | 微型芯片電池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劉昶,孫建海 |
1、 新型納米材料的制備及功能材料的修飾與性能評估; 2、 MEMS器件的設計、制備及性能優(yōu)化; 3、 微系統(tǒng)的設計與性能評估。 |
1、985或211 2、國科大 3、海外高校或研究所 |
1、 納米材料工程 2、 電子工程 |
1、 具有較強的化學、納米材料等知識背景的博士畢業(yè); 2、 具有一定的軟硬件設計能力; 3、 工作積極主動,能創(chuàng)新的解決問題,有團隊協(xié)作精神。 |
|
8 | 九室 | 便攜式床邊診斷(POCT)儀器研制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劉昶,劉春秀 |
1、研制基于微流體芯片和光學檢測技術的便攜式床邊診斷(POCT)儀器; 2、 搭建實驗平臺,開展生化試驗和光學檢測實驗 3、 申請國家研究課題 4、 發(fā)表高水平論文 |
1、985或211 2、國科大 3、海外高校或研究所 |
1、 電子工程 2、 精密儀器與工程 |
1、 相關專業(yè)博士畢業(yè)。 2、 精通數字、模擬電路設計,動手能力強。精通嵌入式系統(tǒng)設計及編程。能夠完成機電控制。具有光學或電學儀器開發(fā)經驗,具有獨立設計、編程、調試儀器儀表能力; 3、 有儀器開發(fā)經驗者優(yōu)先; 4、 具備良好的英文聽說讀寫能力; |
|
9 | 九室 | MEMS電化學地震檢波器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王軍波、陳德勇 | 1、 從事MEMS電化學地震檢波器研發(fā)工作 |
1、985或211 2、國科大 3、海外高校或研究所 |
1、電子科學與技術 2、儀器科學與技術 |
1、了解MEMS傳感器基本原理 2、掌握MEMS傳感器的基本技能 |
|
10 | 九室 | 基于MEMS芯片實驗室的細胞物理特性檢測與物理微環(huán)境模擬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王軍波、陳德勇、陳健 |
1、 從事MEMS芯片實驗室在細胞高通量生物物理特性檢測研究; 2、 從事MEMS芯片實驗室在細胞微環(huán)境 |
1、985或211 2、國科大 5、海外高;蜓芯克 |
1、生物醫(yī)學工程 2、電子科學與技術 |
1、生物醫(yī)學工程基本知識 2、MEMS加工方法與工藝 3、傳感器與儀器儀表 |
|
11 | 九室 | 智能硬件平臺研制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劉昶,方震 |
1、 研制高集成度、柔性、低功耗智能硬件傳感器平臺 2、搭建實驗平臺,開展傳感器檢測實驗和系統(tǒng)平臺實驗 3、申請國家研究課題 4、 發(fā)表高水平論文 |
1、985或211 2、國科大 3、海外高;蜓芯克 |
1、 電子工程 2、 精密儀器與工程 |
1、 相關專業(yè)博士畢業(yè)。 2、 精通數字、模擬電路設計,動手能力強。精通嵌入式系統(tǒng)設計及編程。能夠完成機電控制。具有光學或電學儀器開發(fā)經驗,具有獨立設計、編程、調試儀器儀表能力; 3、 有儀器開發(fā)經驗者優(yōu)先; 4、 具備良好的英文聽說讀寫能力; |
|
12 | 十室 | 地球物理勘探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方廣有 |
1、 開展地球物理勘探及數據處理 2、 能參與開展野外實驗,有相關項目經驗的優(yōu)先。 |
不限 |
1、地球物理勘探 2、電磁場與微波 |
1、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電法磁法勘探技術基礎 2、 電法磁法研究基礎 |
|
13 | 十一室 | 高速數據接口芯片設計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楊海鋼 |
1、高速數據接口(Serdes)芯片設計技術研究 2、可編程芯片中高速數據接口芯片開發(fā) 3、相關項目申請工作和研制工作 |
1、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成都電子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東南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等2、中科院計算所,自動化所,微電子所,半導體所 |
1、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2、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3、電子工程 |
1、具有扎實的高速集成電路設計理論基礎與知識 2、具有PLL、CDR模塊或高速數據接口(Serdes)的設計測試經驗 3、了解主流高速數據接口協(xié)議 4、具備獨立完成工作的能力、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和溝通能力 |
|
14 | 十一室 | 抗輻照芯片設計技術研究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楊海鋼 |
1、負責可編程芯片的抗輻照與可靠性設計 3、負責可編程芯片的抗輻照、可靠性實驗 4、進行相關項目申請工作與研制工作 |
同上 |
1、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2、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3、電子工程 |
1、熟悉CMOS工藝與器件原理,具有扎實的CMOS集成電路設計技術基礎 2、精通集成電路可靠性設計原理 3、精通集成電路輻照失效機理與抗輻照加固機理與設計技術 4、熟悉集成電路輻照實驗方法 |
|
15 | 十一室 | 計算機輔助設計自動化技術研究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楊海鋼 |
1、可編程芯片應用軟件的EDA算法研究 2、可編程芯片應用軟件開發(fā) 3、相關項目申請與實施工作 |
同上 |
1、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2、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3、電子工程 |
1、精通C++面向對象編程與精通軟件測試技術 2、具有EDA軟件及算法開發(fā)經驗 |
中科院電子所博士后崗位招聘審核報批表
申報部門: 期望薪水: 擬進站時間:
姓 名 | 性 別 | 出生年月 | 民 族 | 身體狀況 | ||||||||||||||
籍 貫 | 畢業(yè)學校及專業(yè) | 學歷及學位 | ||||||||||||||||
政 治 面 貌 |
通 訊 地 址 |
郵 編 | ||||||||||||||||
聯(lián) 系 電 話 |
電子 郵箱 |
戶口類型/所在地 |
□學生戶 □家庭戶 |
|||||||||||||||
應聘崗位 | 身份證號碼 | |||||||||||||||||
招收類型 (定向、非定向) |
合作導師 | |||||||||||||||||
流動站 (一級學科) |
專業(yè) (二級學科) |
|||||||||||||||||
家庭背景 (含父母、兄弟姐妹、配偶子女) |
和本人關系 | 姓 名 | 工作單位 | 聯(lián)系電話 | ||||||||||||||
教育經歷 (自高中起) |
起至時間 | 學校/專業(yè)/學位(工程/工學碩士) | 導師(領導)/電話 | |||||||||||||||
工作經歷 | 起至時間 | 單位/ 職務 /薪酬水平 | 領導/電話 | |||||||||||||||
發(fā)表論文、專利情況 |
發(fā)表文章共 篇,其中SCI論文 篇, EI論文 篇,核心期刊 篇,作者排名: ; 專利情況:授理專利 個,授權專利 個,排名: |
|||||||||||||||||
獲獎情況(限3項) | ||||||||||||||||||
主要完成/參與項目情況 | ||||||||||||||||||
職業(yè)定位 | 特長/愛好 | |||||||||||||||||
崗位招聘信息來源 | 1.網絡 2.招聘會 3.朋友介紹 4.親戚推薦 5.其他 | |||||||||||||||||
社會背景調查 | 有親戚或朋友在科學院 所 部門 | |||||||||||||||||
本人承諾 |
本人保證所填寫的上述信息真實、準確。 承諾人: |
|||||||||||||||||
基礎理論、業(yè)務水平 評價意見 |
考核人 職務 簽名 |
|||||||||||||||||
實際操作技術水平 評價意見 (包括考核內容 及達到水平) |
考核人 職務 簽名 |
|||||||||||||||||
招聘部門 審核意見 |
負責人簽字: 年 月 日 |
|||||||||||||||||
主管部門 審核意見 |
□ 綜合面試合格 □ 政治審查合格 □ 體檢合格 負責人簽字: 年 月 日 |
|||||||||||||||||
主管業(yè)務所領導 審核意見 |
簽字: 年 月 日 |
|||||||||||||||||
所長 審核意見 |
簽字: 年 月 日 |
|||||||||||||||||
備注 |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yè)+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