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學(Southwest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屬,教育部、農業(yè)部、重慶市共建的重點綜合大學,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優(yōu)勢學科創(chuàng)新平臺”建設高校,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學校主體位于重慶市北碚區(qū),坐落于縉云山麓、嘉陵江畔。學校學科門類齊全,綜合性強、特色鮮明,現(xiàn)有53個一級學科,涵蓋了哲、經、法、教、文、史、理、工、農、醫(yī)、管、藝等12個學科門類,其中有3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8個一級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51個一級學科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另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2個,化學、植物學與動物學、農業(yè)科學、材料科學、工程學、材料科學6個學科領域進入ESI世界排名前1%。學,F(xiàn)有專任教師近3000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人才”入選者22人,“長江學者”17人,“萬人計劃”15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973”項目首席科學家2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4人。
現(xiàn)誠邀海內外優(yōu)秀人才申報2018年國家“長江學者”項目。
一、長江學者項目類別及要求
(一)特聘教授
1.自然科學、工程技術領域人選年齡不超過47周歲,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人選年齡不超過57周歲。備注:關于申報年齡要求,西部地區(qū)高校相比其他地區(qū)高校放寬2年。
2.具有博士學位,在教學科研一線工作;海外應聘者一般應擔任高水平大學副教授及以上職位或其他相應職位,國內應聘者應擔任教授或其他相應職位。
3.勝任核心課程講授任務;學術造詣高深,在科學研究方面取得國內外同行公認的重要成就;具有創(chuàng)新性、戰(zhàn)略性思維,具有帶領本學科趕超或保持國際先進水平的能力;具有較強的領導和協(xié)調能力,能帶領學術團隊協(xié)同攻關。
4.恪守高等學校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具有拼搏奉獻精神。
5.引進后須全職來校工作10年。
6.聘期內的青年學者項目入選者不得推薦;國家“人才”(“青年人才”除外)入選者不在支持之列。
7.國防科技組人選,應長期從事國防科學技術研究,承擔國防重大科研項目,取得重大成果,做出重大貢獻。
8.特聘教授要牽頭組建創(chuàng)新團隊,學校提供必要條件,給予重點支持。
(二)講座教授
1.在海外教學科研一線工作,一般應擔任高水平大學教授職位或其他相應職位。
2.學術造詣高深,在本學科領域具有重大影響,取得國際公認的重大成就。
3.誠實守信、學風嚴謹、樂于奉獻、崇尚科學精神。
4.引進后須在我校連續(xù)工作至少5年,每年來校工作時間不少于2個月。
5.聘期內的青年學者項目入選者不得推薦;國家“人才”(“青年人才”除外)入選者不在支持之列。
6.國防科技組人選,應長期從事國防科學技術研究,承擔國防重大科研項目,取得重要成果,為國防建設做出重大貢獻。
(三)青年學者
1.自然科學、工程技術領域人選年齡不超過38周歲;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不超過45周歲。
2.一般具有博士學位,在教學科研一線工作;國內應聘者一般應擔任副高級及以上專業(yè)技術職務。
3.引進后須全職來校工作10年。
4.國家“人才”入選者不在支持之列。
備注:以上項目具體要求及申報截止時間以國家相關部門正式通知為準。
二、引進待遇
請點擊鏈接查看詳情:
http://rczp.swu.edu.cn/u/cms/rczp/201806/05164704ifb2_blob.png
備注:以上待遇均指人民幣,并包含國家、重慶市和學校給予的獎勵、工資、補貼和資助等各項待遇;學校根據(jù)需要協(xié)助解決配偶工作、子女入學;學校為講座教授免費提供公寓式住宿,短期聘用的海外學者需提供現(xiàn)工作單位同意到我校兼職的書面證明。
三、申報方式
應聘者提供一份個人簡歷(包括個人基本信息、學習和工作經歷、主要學術成就、承擔科研項目情況、發(fā)表文章目錄、專利及獲獎情況等)發(fā)送至rencai@swu.edu.cn,并在郵件標題備注清楚候選人擬申報具體項目,由人事處轉發(fā)到相關學院進行評審。通過學院評審,正式被推薦到學校申報時,再填寫詳細的申報材料。
聯(lián)系人:高召鋒 干婷
聯(lián)系電話:02368254265
電子郵件:rencai@swu.edu.cn(郵件標題注明:應聘崗位+畢業(yè)院校+本人姓名+中國博士人才網)
聯(lián)系地址:中國重慶市北碚區(qū)天生路2號西南大學人事處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yè)+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