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政法大學博士后流動站于2014年9月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后管理委員會批準設立,是陜西及西北地區(qū)唯一的法學博士后流動站。根據(jù)《西北政法大學博士后管理工作實施辦法》(西法大校發(fā)[2016]31號),現(xiàn)面向海內外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員。
一、招收博士后的學科法學一級學科涵蓋的各二級學科以及我校自設的“知識產權法學”、“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學”、“民族法學”學科。
二、招收博士后的類別和條件
(一)招收的類別
1.師資博士后:是學校根據(jù)師資需求計劃,按照選拔新教師的程序遴選的,在校內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的博士后;
2.項目博士后:是根據(jù)學校學科發(fā)展和科研工作需要,為完成科研項目招收的博士后;
3.企業(yè)博士后:是我校流動站與設有工作站的企業(yè)聯(lián)合招收的,主要在企業(yè)從事研究工作的博士后。
(二)招收的條件
1.取得法學或相近學科博士學位(一般在取得博士學位4年內),品學兼優(yōu),身體健康;
2.作為第一作者在(CSSCI)來源期刊發(fā)表專業(yè)論文2篇;或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參加過省部級以上研究課題,并獲得主要的階段性研究成果;或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或獲得校級以上優(yōu)秀博士畢業(yè)生的稱號;或與以上條件相當?shù)膬?yōu)秀博士生;
3.年齡不超過35周歲。
三、申請與審批
(一)申請進入我校博士后流動站,應向我校博士后管理辦公室提出書面申請。申請者需提供以下材料:
1.西北政法大學《博士后申請表》(附件1);
2.《專家推薦信》(附件2)(由兩位本學科領域的博士生導師或相當水平的專家填寫,一般其中有一位應是申請人的博士導師;對于留學人員,一般應有一位國外導師或科研項目負責人作為推薦人);
3.博士學位證書復印件(應屆畢業(yè)生可請學位授予部門出具決定授予學位的書面證明或已通過論文答辯的決議書復印件,獲學位證書后須及時向我校博管辦補交證書復印件);
4.身份證或護照復印件;
5.本人發(fā)表的科研成果清單及支撐材料。包括:專業(yè)論文、參加的研究課題、科研獎勵等能夠反映本人業(yè)務能力和科研水平的相關證明文件;
6.擬在博士后期間從事的研究課題及研究工作初步計劃;
7.縣級以上醫(yī)院出具的體檢合格證明;
8.在職人員須提供所在單位人事部門同意申請的證明;
9.留學博士須提供《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使館教育處(組)推薦意見》。
(二)審批程序
1.校博管辦對申請材料進行形式審查,將符合要求的申請材料交申請人申報的合作導師初審;
2.經合作導師初審,同意進一步考核的,由校博管辦通知申請人在“中國博士后”網(wǎng)站注冊并在線填寫《博士后申請表》,待我校審批通過后,由相關學科組織面試;
3.面試專家組不少于5人,其中,師資博士后由相關學院、人事處共同組織面試,項目博士后由項目負責人組織專家面試,企業(yè)博士后由合作導師與企業(yè)共同組織面試;
4.面試專家組對申請人的品質、學術水平、科研能力進行全面綜合考核,同意錄取的,報校博管會審批,經陜西省博士后工作辦公室審核后發(fā)給正式錄取通知書。
四、博士后待遇
(一)人事關系轉入我校的博士后,從報到之日起記發(fā)工資和津貼。其中,工資3500元∕月;津貼22000元∕年,按學期發(fā)放。因工作需要延長在站時間的,延長期間不再發(fā)放工資和津貼。
(二)博士后在站期間,可在我校落短期常住戶口;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隨本人流動,落暫住戶口。子女入學、入托等按照陜西省有關政策和規(guī)定辦理。
(三)學校對博士后的住房實行住宿補貼與公寓租住相結合的辦法。
五、聯(lián)系方式
郵件地址:陜西省西安市雁塔區(qū)長安南路300號西北政法大學18號信箱
研究生教育院
郵政編碼:710063
郵寄方式:中國郵政EMS
聯(lián)系電話:029-85385812(來電時請說明是在中國博士人才網(wǎng)看到的信息。)
聯(lián)系人:蘇老師
附件1:《西北政法大學博士后研究人員申請表》
附件2:《專家推薦信》
西北政法大學博士后管理辦公室
2016年8月
來源:
http://www.nwupl.edu.cn/Item/6522.aspx
博士人才網(wǎng)發(fā)布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yè)+中國博士人才網(wǎng))
中國-博士人才網(wǎng)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wǎng)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